台灣寒冷的天空
天氣炎熱,但與一些產業界朋友聊天,對於台灣未來卻感到寒冷憂心。
首先,許多產業特別是科技公司,正在調降公司員工平均年齡,譬如某大公司要從39歲調降為35歲;於是許多4、5十歲的資深人員開始被強迫優退。在這個年齡突然失業,找工作非常困難,沒有收入也勢必造成社會問題。
最夯的通訊產業,5G時代將要來臨,大陸崛起,憑藉本身的消費與技術實力,歐、美不能再獨佔主導,必須將大陸同列為規格之一。在5G出現後過幾年,虛擬實境開始普遍,手機不見了,產業移轉。同時人工智慧AI、無人汽車也進入生活中,對許多人的就業市場形成競爭。一般人如何找工作生存呢?不能不憂。
有位在傳統市場開成衣店的朋友說,近半年來的生意很差,而且過去情況是慢慢變差,這次是突然整個往下滑。有位長期在許多市場化緣的師父也說,市場內的攤位反應現在生意真的很難做。
一位茶葉店老闆說現在店面生意差太多了,但他業務以交給公司泡茶為主,所以尚可維持,可是聽公司人員說,這一波景氣很差,不同的是,過去景氣變差,他們不怕,因為下去個三、四年就會再上來,可是這一波下去,他們看不到未來。
有位到大陸江蘇南通去設廠的朋友反應,現在大陸環保抬頭,北京已經不再灰濛濛,而大陸的做法是,測到空氣超標,就要地區全部廠家都停工,經常每個月停工10天以上,很難經營。過去不少中小企台商到大陸發展,現在不但大陸對台商的禮遇沒有了,而且各方面規定更嚴格,又由於大陸本身產業提升,不論原料取得,進出口貿易等,台商過去的優勢已經不再。這批台商可能轉往其他未開發國家,也有不少要轉回台灣,但台灣的環境,政府改善安排了嗎?在廢核炒作下,電力供應極不穩定,是外商一直在質疑的問題。
火力發電造成空汙,早成眾矢之的;花大錢要用風力發電,事實上大家都很清楚冬天才有風,夏天最需電時風力不動,至於太陽能可以提供的也有限。行政院於2017年底宣布2040年要電動車化禁售燃油汽車。但是電動車化需要更多的電,我們想供給產業發展,又要供給交通動力,不知電從何來?
新建的核四已經被終結,卻用核二延壽重啟發電,朋友說有些核能電廠的老員工一聽說要繼續發電,馬上提前辦理退休,因為他們擔心延壽才真的有安全顧慮。可是大眾知道嗎?
最近朋友從美國回來,他說,在德州是核能發電,沒有缺電問題。以前一位朋友,清大核工畢業到美國修了博士,留在美國核能發電公司工作,十年前回來我問他核能發電的安全問題如何,他說,現代的技術沒有危險的,他想退休但公司不准,因為要增建核能廠,缺人。
可是台灣政治人物要選票,給我們畫了很多美景,使我們主觀的排斥,不顧實際狀況與發電問題。
另外,反年改如火如荼,退休軍功教本來是中等消費力很重要的來源,對經濟有很重要的穩定力量。現在年改了,許多人開始節省,減少消費,對生活產業鍊的衝擊,將會慢慢顯現,對大眾的影響也是失業,要重新找工作。
談到年改,百姓大眾被宣傳說退休軍公教領好多錢,由於經濟不振,薪資不漲,相較下,大眾對反年改抗爭不認同,於是退休人員越反年改,總統民調越高。對於年改的公義問題則無人聞問。
終於年改開始了,收到銓敘部的重新計算表,我發現,我的18%沒有了,且退休金分十年調降,表中月退休金是由退撫新制實施前與實施後兩部分組成;所謂「實施前」就是政府作為雇主應給我們的退休金;「實施後」則成立了退撫基金。但表中每年的調降,所降低的竟是實施前的部分,實施後的部分則保持每年定額,也就是退休人員每月從退撫基金支領的錢不變;原來年改的結果,只是政府省下自己的18%利息支出,更逐年減少了自己應付的錢。
可是年改的目標不是如何節約退撫基金每月的支出,以確保未來軍公教退休不會沒錢嗎?怎麼年改後,我們月退休金已經少領,卻未使退撫基金減少失血。
現在的年輕公務員你們知道嗎?有一天,你們退休時會問,不是已經年改了嗎?怎麼退撫基金還不足?於是新的一波抗爭潮又要發生了。台灣之亂,何時止乎?
做為退休公務員,十年後我每個月將只剩4、5萬。因為經常在公益團體擔任志工協助許多獨居老人,知道住在台北市的安養機構,每個月連自己買紙尿布等等的費用,現在也大約要4、5萬元。但是,我的月退俸不會增加,但物價會漲,不得不問天啊,做一個中華民國的中高階公務員退休,怎會連未來的養老都可能發生問題?台灣的天空怎麼了?
現在許多年輕學子去澳洲等國家遊學,美其名乎?在當地人眼中,事實上就是他們的外勞。
台灣明天的產業在何處呀?在何處呀?不應是產業不展,就砍退休金來減少支出讓全民共貧;應是積極發展,製造財富讓全民收入都高於退休軍公教。亂,斯可止矣。
當年李登輝總統開始戒急用忍,暗中發展台獨,使台灣產業界錯失了大陸要發展時對我們在政經上的需要,可以給台商帶來許多優勢,甚至是建立長期發展的基礎。中國以前是睡獅,現在醒了,但是,都太遲了!家事國事天下事,只能自己關著門獨飲小樓東風,不堪回首。
台灣的天空,如此寒冷,獻上杯酒,向天祈禱,執政黨能慈憂眾生,別再為了選票與權力,搞不切實際的內部鬥爭與台獨遊戲,製造仇恨與對立。請為台灣子孫留下發展的空間,不要台勞成真。
同時,奉勸台灣的年輕上班族,人生要越老越好,不要老來悲。時局不同,為了安老,現在就開始存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