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學詢問,安萱是安台的媽媽的意思嗎?
此問題說來話長,其中還有來自天的無形力量,譬如現在安萱的會所就是行天宮關聖帝君所安排,在此先不談。
安萱與家母的關係簡述如下:
我出生就一生無求,功名利祿成家立業從來不在我心,所以也很瀟灑,我總跟朋友說,我一無所有,享受所有,很滿足。哈哈!
76年從美國完成碩士學位回來,我就想再去德國修哲學,以學生身分周遊歐洲各國,沉浸各種不同文化,我最大的興趣是追求生命。
所以79年底我辭掉公職,賣掉房子,開始著手去德國的事,我相信回來後,開計程車也可以養活自己。
但接著80年上半年,家母就病倒,我回朴子照顧,到82年九月底母逝。
這期間,我也經常探望小時照顧我的親族長輩,都已躺在床上,不論有錢沒錢,有無子女,都有一個共同現象,每次都抓著我的手不放,怕我離開,也像錄音機一樣重複敘述著相同的往事。她們是寂寞的,心靈空虛的。我覺得很深沉的感傷,人生終點為何如此?
所以家母過世,我就到嘉義九華山地藏菩薩庵向菩薩說,見眾生之苦,想要成立一個機制來協助眾生,也請菩薩協助。
以上是安萱的起源,因母病使我回鄉下去體會生命底層的苦。
但我並不知如何來解決眾苦。直到90年家姊退休,每次找她,她都說與退休同事朋友等去吃飯唱歌看電影;才恍然大悟,只要把好友們用組織整合起來,大家發念,以後誰先倒了,健康的一群老友就去協助與陪伴,整天躺在床上的人就有依靠,心靈就不寂寞了。
於是我開始向朋友們宣說此概念,89年我進了海巡署任署長機要,93年,署長退休,一些朋友開始催促我早日成立這個組織,於是這個組織就出現了。
當時我們每月聚會,休閒旅遊等等,大家說組織應有一個名字,於是工作小組開會討論,最後定名為「安萱」,取這名字,也確實是因為他們知道成立過程與家母有關,所以用代表母親的萱花為名,我自已對此名的意義,認為是讓天下母親都安心的意思,也因此,我在安萱都以女性為尊。
之後,我想應該先體驗照顧年長者的經驗,所以我去報名創世為志工,被分到華山基金會去照顧獨居長輩,同時開始鼓勵會友們一起來行善,並且因為要照顧年長者,狀況很多,需要耐心,所以開始勸大家要行善加修心,未來安萱的理想才能實現。於是安萱擴大內容走入慈善與修心的路。
102年七月,為了全力投入安萱提早退休,並想我自己需要租屋,而安萱長年流浪沒有會所,不如就租屋居住併為會所,結果一周就出現了台北市最中心的這個房屋(這裡就是台北市中山區中央里),在安萱進駐後我發現這空間有很多美好與神奇,我因此對無形的天心存感恩,104年九月底,最後安萱蛻變成以「敬善修」三者為宗旨,要敬天敬地善念善行修心修性,敬天所以謙虛感恩懺悔,敬地所以要做環保,善念所以生活營商都不可有惡念,善行所以要幫助人,修心修性所以提升性靈。而這三件事,仔細思考各種宗教與哲學的內容,都不出此範圍,所以這三件事合稱為「生命完全路」,安萱也進入對生老病死的實際需求與心靈提升的探討。切實勵行安萱敬善修,不論一個人之後信仰任何宗教,都是優秀的信徒。
目前,有關養老機制,安萱已經開始推動安老互助方案。如有興趣可以私賴我喔。
安萱是向內政部登記的全國性團體,所以未來各縣市都會成立互助服務站。同時為了生活上的互相幫助,最終各鄉鎮都要成立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