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 星期三

8月23日,為自己與子孫及台灣前途,請您務必去投票

 823日,為自己與子孫及台灣前途,請您務必去投票

第一:每個人都要去投票的:核三廠繼續運轉:選「同意」

第二:新北市新店與周邊鄉鎮、

            新竹縣竹東鎮與周邊鄉鎮、

            台中市沙鹿、后里、豐原等與其周邊鄉鎮

            南投市、埔里鎮與周邊鄉鎮,以上四地區還在罷免立委:選「不同意」。

為何要公投贊同核三繼續運轉

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需要比其他國家更多的電力

蔡英文競選時為了爭取反核團體的選票而加入廢核,

做為對國民黨政府在街頭抗爭的主力訴求,

也成為民進黨此後吸收選票的神主牌。

所以從蔡英文時代,美國商會知道台灣要廢核後,一直在提醒我們政府必須維持足夠電力。

發電方式,有火力、風力、水庫、光電、核能等等。

大家都知道台灣的風力、水庫、光電發電都不穩定。

風力功能有限穩定不足,不用解釋了,水庫常乾也不用說,

光電不環保且破壞美麗島嶼美麗的大自然也不用解釋,

尤其光電還有更嚴重的引起黑白官商勾結貪污、角力火拼的問題。

(雖然有些人因為被政治洗腦就是不願去看事實)

而火力發電有嚴重的空氣汙染問題。

台中火力發電廠使現在台中以南各縣市,空氣都很差,

尤其山區的南投,本來多山多樹好山好空氣,

現在海邊吹來的風帶來發電污染的空氣被山擋住,堆積出壞的空氣,

其次是火力需要燃燒的煤、油、天然氣都外購由海上運輸,

涉及到價格、供給中斷、供給不足等問題,

唯有核能最環保、穩定又便宜,而且核廢料處理方式也已解決,

所以是目前世界各國使用趨勢,日本在福島事件後,仍恢復使用核能,

德國未使用核電,但是向法國購電,買的一樣是核電。

有人質疑核能廠安全嗎?

本人有一位清大核工系畢業的朋友,畢業後就留學美國,一直在美國核電廠工作。

蔡英文為選票加入廢核開始抗爭時,他剛好退休回台。

我問他:究竟核能發電安全嗎?他說:安全。

他說,美國之前已經吵過廢核問題,

然後發現核能科技上已經沒問題,所以美國推廣核能,

但因之前廢核團體的炒作使學生不敢走核能學系,以致核能人才缺乏,

因此他雖然剛退休了,仍被遊說繼續工作,故回美國後仍不能退休。

他說,如果不安全,我們自己敢留下嗎?

這點,我們看美國的發展,

台灣為吵廢核問題之前,美國已經開始吵,

現在美國核能廠越蓋越多,有在吵嗎? -- 沒。

至於反核團體說,戰爭來時,會被轟炸,

這問題請看此次烏俄戰爭,有炸核能廠嗎? -- 沒。

因為避免核能浩劫已經是國際的共同認知。

而且如果台獨繼續挑釁中共,逼迫中共動武,

他們炸了核能廠,將收回一個核污染的台灣,他們更傷腦筋。

最後,直接涉及我們人民本身切身利害的是,

由於發展綠電,除了貪污問題間接吸血我們錢包之外,

電費一直高漲,我們百姓更是直接大失血。

因此,為台灣,為環保,為自己利益,

請您823日一定去投票,核三廠繼續運轉,請蓋:「同意」。

 

其次,民進黨破壞民主制度,創世界民主歷史笑話醜聞紀錄的大罷免

對在野黨國會議員一律罷免,企圖使國會失去監督行政功能,

726日大罷免已經全面大失敗,仍不檢討反省,

居然對剩下七位立委繼續推動罷免,

各位可以從這裡發現人性邪惡面的黏稠性,絕不認錯,

為貪婪自身利益,臨死也要再反咬一口。

8月23日面對罷免霸凌的七位立委是:

1.馬文君

南投縣埔里鎮、草屯鎮、中寮鄉、魚池鄉、國姓鄉、仁愛鄉

2.游顥

南投縣南投市、名間鄉、集集鎮、竹山鎮、鹿谷鄉、水里鄉、信義鄉

3.羅明才

新北市新店區、深坑區、石碇區、坪林區、烏來區

4.林思銘

新竹縣竹東鎮、寶山鄉、北埔鄉、峨眉鄉、橫山鄉、五峰鄉、竹北市東部(泰和里、竹北里、竹義里、新崙里、福德里、竹仁里、文化里、北崙里、興安里、北興里、十興里、中崙里、斗崙里、鹿場里、東興里、東海里、中興里、隘口里、東平里等19里)

5.顏寬恒

臺中市沙鹿區、龍井區、大肚區、烏日區、霧峰區及大里區東湖里、西湖里。

6.楊瓊瓔

臺中市后里區、神岡區、大雅區、潭子區。

7.江啟臣

臺中市豐原區、石岡區、新社區、東勢區、和平區。

為使台灣的民主走上正軌,也讓立法院落實監督力量,

823日,以上地區的居民,罷免案,請您務必去投票:「不同意」。

 

823日,為自己與子孫及台灣前途,請您務必去投票

兩個重要投票:

核三廠繼續運轉:「同意」

罷免立委:「不同意」

 

2025年6月23日 星期一

退休美好人生這樣做

滿七十歲時,一位同學走了。我在同學群組寫道:時間到了

今年一位跟我很要好的同學走了,一星期前又一位跟我很要好的同學走了。

剛在大安森林快步走,聽到一個女的對男的說:以後跟你說話要用力點」。

退休,是享受人生的開始,也悄悄地,走向人生的衰老與結束。

但人的思考模式,只想現在,所以都只願意說:

「放下放下,別想這麼多;享受當下,快樂就好

有感於此,草擬底下的退休人生十二件事,請參考。

退休美好人生這樣做:

退休後人生有兩階段:

1.光華自在的退休生活,2.千變萬化的老病死

注意,

第一階段是此生最後一個可以有意義的活著的時間。

第二階段是此生最後一個可以決定自己命運的苦樂。

而且只有在第一階段可以準備好第二階段的需求:

一、完成夫妻善緣分,不論他(她)做啥說啥,人間並無應如何,只有讚賞無惡言。

二、自古英雄之後無英雄,子女自有人生路,顧好老本自逍遙,莫管子女不倚賴。

三、自幼至老重要親友長官部屬列表逐一主動去見面,有緣再見更歡喜。

四、人生一路拉拉雜雜總整理,捆好生命的行李,莫思有物可懷念,生活不用都捨棄。

五、財產擁有也負擔,做好規劃與處理,莫使子孫生怨隙。

六、感恩此生,回饋社會,出錢出力,開始行善。

七、健康安全管理,做好心情、睡眠、飲食、起居、保養運動與社交活動。

八、生活安全管理,無人永遠每天長跑,無事才是好事,該停要停,小心謹慎。

九、財務安全管理,保持無缺,莫求更多,理財為重,投資謹慎。

十一、老病死,專業知識要學習,安萱五老要落實,安老要規劃,善終有程序。

十二、後事程序要交代,服裝遺照塔位先準備,花葬樹葬人生好下台,灑落塵泥此去不再來。

安萱祝福您:

把生命中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妥善圓滿,就是最成功的人。

晚年老病死安排妥當,不臥床拖延,拒醫療病痛,就是最好命的人。

退休生活用心加行動,成功又好命,達成美好人生。

縮短病與死,減少自己痛苦,也不添子女負擔。

想縮短老病死,要看開與放下,就要先談生命來與去。

安萱五老:知老、識老、服老、順老、樂老。 --  祝福您

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2025行善修行開始囉

 一起來行善修行送2025新春過年物資給獨居老人

2024一年的志工活動結束了,2025接著展開。

一位老大姊說,她去年別人幫她買的洗衣機壞了,

冬天用手洗衣服很難過。

我告訴她可以找廠家來維修,但她說在網路買的,

品質很不好,報修也沒有用的。

元月11日中午,陪她去連鎖賣場挑選洗衣機給她,


有一部近八千的,有一部一萬多的。她想要公斤數大一點的,

但一萬多的面寬比較大,提醒她要量一下陽台寬度,

於是再陪她回家去。就順便檢查了她說的壞掉的洗衣機,

研究結果,是她把操作複雜化了,所以無法啟動,其實都有自動功能的。

教她操作,她堅持說真的壞了,就請她把要洗的衣服拿來,

由她依照我教的簡單自動步驟操作,行了,開始洗了。


而漏水,是因為前一個租住戶不知何故在漏水口上加高了一截塑膠管,

所以脫水時,出水回流。想了方法,就是把水排到另一個出水口。

排水管插進排水口處因為上面加了塑膠管而抬高,所以水會逆流


水流進角落另一個排水口,很快就流乾了

就這樣,陪她等到洗衣中的程序完成到一半,進入清洗程序一段時間,

排水也沒問題之後,她就放我這隻牛去吃草了。

這洗衣機,她已經用了一年多,沒說有問題,怎麼這時突然操作錯誤?

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安老,真的是一個專門知識,她租這房間是社會住宅,天花板燈壞了三個燈泡,無法上去換,又因為熱水器不熱,報請管理處派人查修,她就請電工順便幫她換燈泡。

老,生活中好像甚麼都出問題了。

在等洗衣機運作中,也就順便與她分享了安老種種觀念。

老,真是個問題。建議大家重視喔。

13日,安萱行善團要開始擔任華山基金會志工分送要給獨居長輩的春節物資了

物資已經去載回來,堆滿安萱。




但是春節物資,只是熱鬧過個年,整個月的食物需求仍然需要的,

下午趕緊去大採購,推車裝不下,尚有需求的再去進行第二次採購。


12日中午,參加了新生南路清真寺的穆斯林餐會。

今天,有人提供了兩隻羊供應餐食,有二十幾個國家的在台穆斯林來用午餐。



好吃的羊肉飯與羊肉湯


根據伊斯蘭教的天課,穆斯林的財產達到滿貫(規定限額)時,要拿出四十分之一贈予窮困之人。賑款首要是歸於貧窮者。天課的目的,在於戒除貪念、吝嗇,啟迪同情心。

這與安萱的行善目的相同,安萱進行的內容不是行善,是修行,強調修行必須走進人間大地,付出自己的錢財、時間與能力,幫助需要的人。付出,就是練習願捨,不是只有在宗教中上教堂或供養與誦經迴向為已足。

實際的付出,才證本心;進入到無我的斷捨離,更是安萱生命修行的最高階段。

歡迎您。





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

實際呈現小斑鳩的成長與行為(三之三:意識)

小斑斑活動力越來越強了,只是挑食的問題不知如何解決,還好已經接近可以野放了。

8月29日開始,為小斑斑準備了牠隨時可以喝到的水,所以改用這個杯蓋裝水較穩。
喂喂,水是要倒在杯蓋的,到杯蓋去喝,不是在水壺嘴喝,沒規矩,要加強教養(^///^)

早上,再把牠放在到陽台的門上橫樑,讓牠繼續觀察外面,為野放做準備:

上面這張陽台門的照片我是從裡面的桌子拍的,拍完我也過去陽台門前的桌子工作,但牠在橫樑上沒呆多久,反而飛到裡面的桌子上去了。牠這次並未如過去總是飛來找我,也就是說,牠的行為已經開始轉變了。意識中對於母鳥的依賴降低了。
突然,牠那兒傳出說話的聲音,怎麼了,小斑斑像黑蛇白蛇,變成人,會說話了🥶
乖乖,居然按到廣播鸚鵡要吃甚麼食物,所以是在抗議我給牠吃的不好?

牠的行為比較不像以前黏著人之外,並開始經常自顧自地在梳理羽毛,把羽毛屑屑掉的到處都是,明顯地此階段體內的荷爾蒙開始引發牠更換正式飛行用的羽毛了。於是,安萱陷入黃金蛋與毛屑屑同時轟炸的戰場:




今天難得,食慾比較好喔:

並且開始有比較長距離的飛行,動作也較熟練了,為牠高興:

飛到貼牆壁的小桌那裡,接下來飛哪裡呢?嘿嘿!這是我的晚餐,不是你的,不要來!

夜深了,飛來我桌子前窩著:


不錯,有聽話

就寢前,牠又發現了新的制高點:

8月30日,繼續把牠放在橫樑上觀察外面:

早上食慾又變差了,反反覆覆,真的很有必要早日野放了。
開始針對時間與地點思考、討論研究,決議:
時間考量:1.在安萱,不比到野外世界生活多樣化,推測牠是吃厭了所以挑食。因為吃得不正常,體重都沒增加,對牠健康不好。2.牠此階段肌肉筋骨開始成長,應該到外面做較長程的飛行,鍛鍊力量,目前只在室內短程飛行,沒有鍛鍊的效果。
故決定明天就去野放。
地點考慮:1.牠如果不畏懼人,可能會跑去接近人類,有危險,應送到野外人較少地點。2.撿到小斑斑的地點位在社子基隆河堤內的住宅區巷口,因此決定載牠到河堤外野放,野放後牠可以自由在河堤內外移動。

今天,牠仍然喜歡有伴:


注意牠的尾羽與翅膀,長多了:

我也要看電視

你要去哪裡?我要跟

睡覺前搗蛋一下,把紅土撒的滿桌

你睡桌下我睡上面

8月31日,牠好像有神通,知道今天要去野外囉,早上顯得比較有活力,先吃吃喝喝:


然後到處探險,這是第一次在室內如此到處飛,到處看:

轉到這裡:

再來這裡:

這裡沒來過:

也沒在這裡玩過:

早上小斑斑顯出想到處逛的行為,與之前日子都不同,這就是成長吧!想像牠如果是由母鳥帶著,現在應該到了要離開去獨立,自己開始闖天下了。
早上必須出門去社子陪一位阿嬤,從士林捷運站出來時看到這一幕,一看就知道躺在地上曬太陽的一對是父母鴿,站在上面黃線上的兩隻是子鴿。一家四口沒有分開。另外,鴿子本來就是喜歡群聚的。

這隻粉子鴿自己在找食物:

注意另外這一隻花斑子鴿的左腳也是腫大的,與前面看到的那隻小斑鳩一樣疾病:

難道現在野外的鳩鴿類有這一種疾病流行嗎?為何短時間內看到兩隻,而且都在士林區?

中午後回來,見牠自己飛到橫樑上看外面,太好了,很正確的行為發展,真的可以野放了。

其次,牠不像以前看到我從外面回來會很興奮,這次我叫牠一陣子,牠並未立即飛下來,也就是說,DNA在牠身上的設定,此階段已經發展出牠要去獨立的意識了,這有點像我們現在說子女有叛逆期一樣,如果我們從斑鳩學習生命現象,就可以體會自己子女的反應只是被大自然設定的行為現象,子女的意識是受到DNA操控的。


天生的,從小愛動物與農作,養過很多種動物,很小時,在水溝救起了一隻小鴨,它竟然因為印痕作用只跟著我與家人,白天跟前跟後,晚上我們睡覺它也窩在床前。

之後,在從事生命修行,體悟了實相世界與真實空間後,知道應起不結緣斷緣的心念,所以談的是對一切人事物的意識,全部斷滅。故從此不再有養動物的慾望。

但有時天還是會安排緣分考驗我。2001年租住新店景美溪邊,有一天下雨,上班前聽到後面廚房有小貓聲,查看居然是從廚房的屋頂破洞掉下來一隻小貓,眼睛都被眼屎糊住了,到外面去也找不到母貓,只好收留。我有豐富的養貓狗經驗,所以手腳很快的,十分鐘清洗搞定,就拽在外套內帶著去辦公室,先把牠放在辦公桌上了。後來,有一位女警喜歡,就送給了她。雖然斷緣,這小貓非常非常乖巧,我們的相處也是我美麗的回憶。似乎是天要賜我的一段快樂,也是一個我是否會迷入的考驗。

緣起緣滅,天給安萱的第一個生命修行訊息是:「責任、誠信、愛心、快樂心」。所以在安萱把所有人事物用關係看,而不說緣。一切關係都用上面四個原則去思考與應對,責任誠信是自己應完成的,愛心是願意捨己幫別人的,快樂心是給自己的,也是生命修行的重點。所以我們都活在紅塵中,而從紅塵種種修出內在一片清明與沉靜。

小貓是前塵,小斑斑是當下。跟小斑斑在一起也是快樂的,但快樂是情緒,快樂心是境界;修得很好的快樂心,在基督是聖潔,道為清靜,佛為涅槃。小斑斑的意識界不知何謂修行,就只是當下,我讀書,牠也要來讀書:


牠到處撒黃金,也生氣也甜蜜,飛到冰箱的盒子上要用時才看到:

三坨,不知幾兩重,價格不菲:

話說下午野放。
帶牠到了社子堤防外,現場一片廣闊草地,樹很少,有幾隻八哥,偶然看到喜鵲,但是沒有斑鳩,顯然不適合斑鳩野放。商量後決定帶牠回安萱,從陽台以小斑斑自主方式野放,讓牠在陽台上生活,自己逐步探索外面世界,自己飛走。安萱對面包括頂樓事實上有不少樹:

回到安萱打開前陽台門,牠第一個動作又飛到橫樑上,把牠帶下來,引導牠出去,結果:
真沒膽的傢伙。

沒辦法,用一點強制力把牠帶到室外去:


接下來:

繼續適應中:

一直沒有進展,16:10,進一步把牠直接放到欄杆上面去看外面:

安萱在二樓,與一樓前的巷道很貼近,16:40,牠飛下來了,不過剛在欄杆上時對於經過樓下巷道的機車汽車應該已經習慣了:

飛下來後又誘導牠到陽台上去,牠喝了口水後一直待在那裡沒有要進來,但是擔心晚上有貓,所以最後還是呼叫牠進來了。期待,期待牠明天會飛到對面樹上去遛遛,逐漸飛向自由的天空。

9月1日上午,打開陽台門,自己並沒要出去,也是放在手上帶牠出去。然後保持門開著讓牠自由進出,牠今天上午10點多就飛回屋子裡了。必須再帶牠出去。

在外面比較好玩啦,這個笨蛋

還可在幾個盆栽內翻東翻西。有時會看到牠吃東西,不知吃甚麼?

也會去吃為牠準備的大餐,但一樣愛吃不吃:

9月2日早上小斑斑沒有直接飛屋外到陽台,仍飛到橫樑上,之後才轉變成一飛就到室外陽台。把門整天打開著,讓牠自由進出。如果我沒有出門,經常牠會想進屋子來。一直期望牠能自己飛到欄杆上看看外面,也飛到對面圍牆的樹枝上,擴大活動範圍,可是沒有。於是又想了一招,早上牠出去後就把紗門關起來,不讓牠進來。牠會嘗試,並且表演戰鬥機三百六十度大迴轉:


9月5日傍晚,出來看看牠在幹嘛:

9月7日早上七點半把牠放到更高的點上面,期望牠自己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沒多久,牠又飛下來到盆子內去東翻西翻了。有點像在野外從樹上飛到地上找東西吃一樣。但是靠近中午十,牠居然自己飛到這個高點:

晚上我晚餐,牠到我旁邊站在書堆上:

我開始工作,牠來指導我說,書中自有黃金一粒:


9月8日。分離的日子。

早上臨時想到,牠即使站上欄杆也都是回來,不往外飛出去探險,是否因為沒有母鳥帶,沒有勇氣,或者是蹲在欄杆上視野不夠看不到外面寬廣的世界。因此把牠托在手掌上,伸出去到欄杆外;牠突然變得很興奮又緊張。然後跳到旁邊的廣告箱上。



然後,又回來了。


計算07:26:30把牠托到外面,07:28:12緊張的回到陽台內,在外面才一分鐘四十秒,真沒膽的傢伙,可以站在外面多看看呀!感到失望,但.......
接著就變傷心了。

看牠跳回來,不理牠,就到後面廚房去準備早餐,半小時後出來,找不到了,可愛的小斑斑走了不告而別太狠心!只顧自己,飛向自己生命的空間😲

為何把牠用手托到欄杆外,牠就飛走了呢?牠以前也有兩三次站在欄杆上向外看世界啊?牠可以飛出去啊!可以飛走啊?
一切行為都來自意識,牠在想甚麼?

是否牠的意識認為欄杆就是世界的邊緣,站在欄杆上,不能超出這個邊緣,因為我這隻母鳥也從未出去過這個邊緣,因此牠的意識中,欄杆成了牠的意識框架?也就是說,由於牠自己界定出這個框架,一個與事實不符,界限著牠行為的界線,生活與認知留在一個牠永遠不敢超越的空間內。
當牠被托出去欄杆外時,牠驚訝的眼神與跳過來跳過去的舉動,顯示了牠突然發現原來界限是可以超越的,牠是驚訝,還是驚喜,看牠從欄杆外衝回陽台內,是如此緊張!
我當時應該體會到牠的意識已經突破,但我擁有的意識是:牠總是留在陽台,這麼快回來,又要在陽台內呆著。我用我的意識認為牠就是這樣的意識。
我錯了。
養了一個月,想錄到牠離去的身影,錯失了。

小斑斑剛來到安萱,很多朋友提供我各種建議,而他們並不知我的認知,以及會如何進行照顧小斑斑,人們用他們認為的我這個人是如何如何的意識,加上他們自己對應如何照顧野生雛鳥的想法,叫我如何如何。
人間,生活中多少事,人們不斷地以善意在當老師,告訴別人要如何如何,
但是,我們告訴別人的真的正確嗎?甚至於,我們真的比對方懂得更多更深入嗎?
更重要的,對於事情,我們正確思考過了嗎?我們真的認知實相了嗎?

宜蘭有一位先生也救了一隻小斑鳩,他居家附近環境有樹林,長大飛走了的小斑鳩,主人呼叫它時還會會來,人們看了這影片,用自己的愛心意識,會認為鳥也是有感情的。
研究了這支影片是去年9月30日貼出,內容是好幾段剪接的,分屬不同的成熟期,一開始出現的這隻最成熟,頸部斑點較為完全,其餘內容都還是幼鳥,但一樣會飛 了。
記者說是七月檢到雛鳥,所以已經3個月大了,羽毛將越來越成熟,然後開始求偶,而後就如所有的斑鳩一樣,此生只有配偶與繁殖,對於如同母鳥的主人並無感情。只留待回憶。片中說是我個人所知,因為外表已經成熟
這隻在是因為它還沒到求偶期,現在回來,只是因為熟習這個叫聲,也熟悉這個房子內的一切。而回來,不是因為它認為有安全感,而是因為沒有不安全感。

或者我們只是跟著一隻自己也把自己限定在框架中的母鳥,使我們自己的生命也限縮在不實際的框架中,自以為很努力又滿足的過了一生。
特別在宗教世界,自己信仰之深,反映在對別人勸諫之積極。
政治
宗教
文化

無論如何,如果我們愛這隻小斑鳩,意識上想要它一直在身邊,我們就進入對它會一直愛我們的幻想與執迷。

人類具有最聰明的腦筋,意識最強,也因此人們總是活在自己的意識所編織的空間裡。這個空間,就是自己所有思想與言行的框架。我們用自己的意識拘束了自己,也成為一切情緒的來源。

跳出框架,歸零思考,自在不受拘束,才能獲得真理。所以叫做:青山飛羽。


這時,我們也可體會,小斑斑不是我們想的,會對我們有感情的。

如此說的諸般言語,從安萱的生命修行的思考方式中,可以分析出,愛心的潛意識中存在著對於小斑鳩的執著。而熱心於指導如何餵食的語言則反映著自我為是的潛意識,自我為是呈現著哺乳類動物都具備的自尊與自信,所以指導別人以及主導事務的現象在生活中四處可見。

更可以發現,人們事實上活在自己的意識所形成的空間裡,而這個空間卻非真實存在。故以小斑鳩為中心所形成的種種言詞,都反映出發言詞者本身的意識空間。譬如看見小斑鳩黏著我,自己喜歡小斑鳩留下的意識,會創造一個幻想空間,就是小斑鳩後來


小斑鳩對鐵欄杆的意識成為限制它行動的框架

天賜給安萱一部善惡經,對於人性的拆解與修行途徑真是直入其境。

在安萱從事的種種行善與協助工作中,也培養了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當事人主義」。養這隻小斑鳩,要回到小斑鳩的真正意識去思考,才能不入迷思。

青山飛羽,飛出一切框架,至無意識界。

無意識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見一斷一,見二滅二

親子教育與成長學習


 

現在,天又送了一隻小斑鳩來了。天知道我一直都喜歡,所以來考驗我對喜歡」這兩字的修行。

鴿鳩科實行一夫一妻,大自然中也沒看到牠們群聚,而且一生,牠們只有配偶與窩內的下一代。各位認為它們意識中具有家庭觀嗎?是否相反的,是因為我們的意識界中自己存在有家庭這樣的觀念,所以是自己用自己的意識去解釋鳩鴿的行為?


安萱的生命修行,談的是不執於物質界中的一切存在、聲光、形象、概念等等。但人必須活在實際的塵世中,練習緣斷緣,無緣不招」。生活中會一直有相對關係產生,就用責任、誠信、愛心、快樂心來處理。

緣分緣分,是人間眾人所說的,發心要修行的人,就是起覺悟心的人,因此不再有緣分的概念,也無緣起緣滅,只有「關係」。」生情,而關係只重責任的完成,以及過程中耐心所需的基礎,也就是愛心。最終,要從人生一趟修出快樂心。終極的快樂心就是佛的涅槃」,道的清靜」,基督的聖潔」。安萱修行不難,也無大道理,就是生活中種種關係的處理。

現在,天就給了我小斑斑這個關係。我會喜歡上它,捨不得它離去嗎?
如果意識中「無緣無聚,也就無離無去」。

以自己的意識解釋所見
意識桎梏了自己的思與行
意識不清晰
緣與關係
執著已經過去的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因不同的處理得到不同的意識與心情


颱風夜